道不相谋

在一座偏远的山村里,住着两位性格迥异的老人。一位是李伯,他沉稳内敛,喜欢独处,常常坐在自家门前的大槐树下读书写字;另一位是张叔,他热情外向,爱与人攀谈,每天都会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些杂货。

尽管两人同村而居多年,却从未有过太多交集。村民们总说:“这两个人啊,就像‘道不相谋’一样,根本不是一路人。”确实如此,李伯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,而张叔则热衷于热闹的生活方式,他们之间的兴趣和价值观似乎毫无共同之处。

然而,命运偏偏安排了一场意外让他们不得不合作。一天夜里,暴雨突袭山村,河水猛涨冲垮了通往外界的小桥。第二天清晨,村民发现无法过河去镇上采购必需品,大家都焦急万分。这时,张叔提议用木筏渡河,但没人懂得如何制作牢固的木筏。这时,平日沉默寡言的李伯站了出来,他说自己年轻时曾学过木工技艺,可以帮忙设计并指导搭建。

于是,在众人的注视下,这对“道不相谋”的搭档开始了合作。李伯负责测量、画图,并指挥大家切割木材,而张叔则凭借他的号召力组织村民分工协作,还不断鼓舞士气。虽然过程中两人的意见偶尔会发生冲突——比如李伯坚持精准严谨,而张叔更倾向于快速完成任务——但他们最终还是互相妥协,找到平衡点。

经过三天的努力,一个结实的木筏终于建成了。当第一批物资顺利运回村庄时,所有人都欢呼雀跃。李伯和张叔站在岸边,彼此对视一笑,第一次感受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。从此以后,他们虽依旧保持各自的生活习惯,却多了一份理解和尊重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“道不相谋”并非绝对的隔阂,有时候,不同的人走到一起,反而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。

dào
xiāng
móu

「道不相谋」出处

语出《论语·卫灵公》子曰‘道不同,不相为谋。’”

「道不相谋」解释

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。

「道不相谋」示句

孙为台臣时,与徐华亭莫逆,疏诋新郑最丑,二公~,相去亦三十余年。★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内阁二·新郑富平身后》
下一篇:道不掇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