盗铃掩耳

古时候,有一个小村庄,村里的人们生活简单而安宁。村口有一座古老的庙宇,庙前挂着一口铜铃。这口铜铃据说已有百年历史,声音清脆悠扬,是村民们心中的“守护之音”。每当微风吹过,铜铃便会发出悦耳的响声,仿佛在为村庄祈福。

有一天,村里来了一个游手好闲的年轻人阿贵。他平日无所事事,总想着不劳而获。一天晚上,他路过庙前时,突然灵机一动:“这铜铃看起来挺值钱的,如果我把它偷走卖掉,岂不是能换不少银子?”于是,他趁着夜深人静,悄悄溜到庙前准备动手。

然而,就在他刚要摘下铜铃的一瞬间,他猛然想到一个问题:铜铃这么响亮,一旦触碰到它,声音必定会惊醒全村的人。怎么办呢?阿贵苦思冥想,终于“计上心头”。“既然怕听见声音,那堵住耳朵不就行了吗?”他自作聪明地用布条紧紧塞住自己的耳朵,然后放心大胆地伸手去摘铜铃。

果然,铜铃被触碰后发出了巨大的声响,但阿贵却因为耳朵被堵住,什么也听不见。他得意洋洋地对自己说:“看吧,我的办法多妙!没人发现我!”可实际上,整个村庄早已被铜铃的巨响吵醒。大家纷纷跑出家门,看到阿贵正站在庙前鬼鬼祟祟地抱着铜铃。

等到村民们将他团团围住时,阿贵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劲。他一脸茫然地问:“你们怎么知道我在偷铜铃?我明明已经听不到声音了啊!”众人听了哈哈大笑,有人嘲讽道:“你以为堵住自己的耳朵,别人就听不见了?”最终,阿贵羞愧难当,只得乖乖把铜铃放回原处,并向村民们道歉。

从此以后,“盗铃掩耳”成了村里教育孩子不要自欺欺人的反面教材,而阿贵也改过自新,开始脚踏实地做人做事。

dào
líng
yǎn
ěr

「盗铃掩耳」出处

清·伤时子《苍鹰击·戕藩》你看他盗铃掩耳欺天下,卖国甘心作帝皇,有甚商量。”

「盗铃掩耳」解释

比喻自己欺骗自己。同盗钟掩耳”。

「盗铃掩耳」示句

上一篇:蹈汤赴火
下一篇:盗名暗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