蹈汤赴火

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,有一个名叫李骁的年轻人。他自幼父母双亡,由村里的猎户抚养长大。虽然生活艰辛,但李骁性格坚毅,为人正直,深受村民们的喜爱。然而,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村庄的宁静。

那一年,连绵的大雨引发了山洪,将村庄周围的田地和房屋冲毁殆尽。更糟糕的是,洪水退去后,瘟疫开始在村庄蔓延。许多人染病不起,而村里唯一的郎中也因年迈体弱无法应对如此严重的疫情。村民们陷入绝望之中,有些人甚至提议放弃家园另寻生路。

就在此时,一位游方道士路过村庄,告诉村民:“百里之外的青云山上有一株‘赤焰草’,此草可解百毒,熬制成药汤便能治愈瘟疫。但此草生长在悬崖峭壁间,且四周布满毒蛇猛兽,极难采摘。”听到这个消息,村民们面面相觑,无人敢挺身而出。这时,李骁站了出来,坚定地说:“为了拯救乡亲们,我愿意蹈汤赴火,即使九死一生也要取回赤焰草!”

第二天清晨,李骁背起干粮,手持柴刀,踏上了前往青云山的征途。一路上,他翻越陡峭的山岭,穿越幽暗的密林,与饥饿和疲惫抗争。到了第三天傍晚,他终于抵达了目的地。然而,正如道士所言,赤焰草所在的悬崖险峻异常,下方是滚滚沸腾的熔岩,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劫不复之地。

李骁没有退缩。他用腰间的麻绳绑住自己,小心翼翼地攀爬下去。途中,他遭遇了几条盘踞在岩缝中的毒蛇,但他凭借敏捷的身手成功避开。经过数小时的努力,他终于靠近了那株散发着红色光芒的赤焰草。就在他伸手摘下草药的一瞬间,一块松动的岩石突然滑落,砸断了他的麻绳。千钧一发之际,李骁抓住了一根突出的树根,勉强爬回崖顶。

带着赤焰草,李骁马不停蹄地赶回村庄。郎中按照道士提供的方法,用赤焰草熬制药汤,分发给患病的村民。不出几日,瘟疫果然被控制住了,村民们逐渐恢复了健康。

当大家欢呼雀跃时,李骁却只是淡淡一笑,说道:“只要乡亲们平安,我这点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呢?蹈汤赴火,本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。”从此以后,“蹈汤赴火”成了李骁精神的象征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勇敢面对困难,为他人奉献自己的一切。

dǎo
tāng
huǒ

「蹈汤赴火」出处

唐·赵元一《奉天录》卷三且须散金帛,犒师旅,使闻鼓而蹈汤赴火,闻金而星布云合。”

「蹈汤赴火」解释

比喻不避艰险。

「蹈汤赴火」示句

他张迪,官家的这条忠实走狗,~,也要去竭力办到。★徐兴业《金瓯缺》第一部第三章
上一篇:蹈袭覆辙
下一篇:盗铃掩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