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悬之危

在古老的青山镇,流传着一个关于“倒悬之危”的传说。据说,这个小镇的居民曾经面临过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,而这场灾难正如同成语所描述的那样,让人如坠深渊。

很久以前,青山镇依山傍水,风景如画,百姓安居乐业。然而,有一天,镇上的长老们发现了一件怪事:镇外那座巍峨的大山竟然开始缓慢地倾斜,仿佛随时都会崩塌下来。如果大山倒塌,整个青山镇将被掩埋,后果不堪设想。全镇上下人心惶惶,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。

为了拯救家园,年轻的猎人阿霖挺身而出。他听闻山顶有一块神奇的定山石,只要能将其重新安放回原位,就能阻止山体继续滑坡。但问题是,通往山顶的道路早已因地震变得崎岖难行,再加上猛兽出没和恶劣天气,几乎无人敢尝试攀登。然而,阿霖没有退缩,他带着干粮、绳索以及一把锋利的匕首,毅然踏上了征程。

一路上,阿霖历经千辛万苦。他攀爬陡峭的岩壁,与饥饿的狼群搏斗,甚至在暴风雪中迷失方向。但他始终咬紧牙关,因为他知道,这是全镇人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。终于,在第三天的黎明,阿霖成功登上了山顶。他看到了那块传说中的定山石——它已经从原本的位置脱落,滚到了悬崖边。

就在阿霖准备搬动石头时,脚下的地面突然剧烈晃动起来。他意识到时间不多了,于是用尽全力将定山石推回了原来的位置。刹那间,天地恢复平静,大山停止了倾斜,危机解除。当阿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镇上时,全镇百姓欢呼雀跃,把他视为英雄。

从此以后,“倒悬之危”成为了青山镇的一个警示故事。人们明白,无论面对多么巨大的困难,只要有勇气和决心,就一定能够找到解决之道。

dào
xuán
zhī
wēi

「倒悬之危」出处

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”

「倒悬之危」解释

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。比喻处境极端困难。

「倒悬之危」示句

有游客张君瑞,奉书令小僧拜投于麾下,欲求将军以解~。★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一折
上一篇:倒悬之急
下一篇:倒置干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