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冠落珮

在一座繁华的古城里,有一位名叫李逸的文人。他才华横溢,却因性格孤傲,不愿随波逐流,始终未能得到朝廷重用。一天,城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诗会,各地名士齐聚一堂,而李逸也被邀请参加。这场诗会不仅是一次文采的较量,更是权贵们互相攀附的机会。

诗会上,众人衣冠楚楚,彼此寒暄客套,气氛看似融洽,实则暗潮涌动。轮到李逸作诗时,他不假思索地吟诵了一首针砭时弊的作品,直指官场腐败和虚伪风气。此言一出,全场哗然。一些官员脸色铁青,纷纷指责他“大逆不道”,甚至有人冷笑道:“你不过是个无名小卒,也配谈论这些?”

面对众人的攻击,李逸毫无惧色。他缓缓站起身,将头上的冠帽摘下,丢在桌上,又解下腰间的玉珮扔在地上,朗声道:“既然诸位如此看重这身外之物,那我便‘倒冠落珮’,以示清白!真正的文人,岂能为五斗米折腰?”他的举动让在场的人目瞪口呆,有的摇头叹息,有的嗤之以鼻,但也有人默默点头,对他的勇气心生敬佩。

离开诗会后,李逸回到了自己的茅屋,过起了隐居生活。他每日读书、种菜,与山水为伴,写下了许多流传后世的佳作。虽然他一生未获功名,但他的名字因为那次诗会的壮举而被铭记。人们常提起他的故事,感叹他那种宁可放弃荣华富贵,也要坚守内心真实的精神。

多年以后,一位年轻学子慕名拜访李逸。他问道:“先生当年为何甘愿舍弃前途,选择退隐山林?”李逸微微一笑,答道:“人生如戏,冠帽与玉珮不过是舞台上的装饰罢了。若为了它们失去自我,那才是真正的悲哀。”年轻人听后恍然大悟,从此更加珍惜自己的初心。

dǎo
guàn
luò
pèi

「倒冠落珮」出处

「倒冠落珮」解释

①指弃官归隐。冠、珮是官员正服的打扮。②指隐者装束。亦作倒冠落佩”。

「倒冠落珮」示句

上一篇:倒戢干戈
下一篇:倒箧倾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