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戢干戈

在遥远的古代,有一个名为青山国的小国,常年饱受战乱之苦。百姓流离失所,田地荒芜,整个国家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。年轻的国王李昊天继位后,决心改变这一现状。他深知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,于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——“倒戢干戈”,将所有的兵器熔铸成农具,与邻国修好,共同谋求和平发展。

然而,这个决定遭到了朝中许多大臣的反对。他们认为,没有军队和武器的保护,国家将变得脆弱不堪,随时可能被敌国吞并。面对质疑,李昊天并没有退缩。他亲自前往边境,与邻国的君主展开谈判。他用真诚和智慧打动了对方,双方签署了互不侵犯的盟约,并约定共同发展贸易,促进两国繁荣。

回到国内后,李昊天下令销毁所有兵器,将其重新打造成锄头、镰刀等农具,分发给百姓使用。他还减免赋税,鼓励农民开垦荒地,恢复生产。几年时间过去,青山国从满目疮痍变成了生机勃勃的乐土,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。

但真正的考验却悄然而至。一天,一支来自远方的游牧部落突然袭击了青山国的边境村庄。消息传到王宫时,群臣纷纷责怪李昊天当初解散军队的决定。然而,李昊天依旧保持冷静。他派人送去粮食和布匹作为礼物,同时邀请部落首领来到王城进行会谈。

在宴会上,李昊天坦诚地讲述了自己推行“倒戢干戈”政策的初衷,以及青山国百姓如何努力重建家园的故事。他承诺,愿意与部落分享资源,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。部落首领被他的诚意所打动,最终选择撤军并与青山国结为盟友。

从此以后,青山国不仅实现了内部的安定,还赢得了外部的尊重。“倒戢干戈”不再只是一个口号,而是成为了一种象征——象征着和平、智慧与希望的力量。而李昊天的名字,也被载入史册,成为后世敬仰的明君典范。

dǎo
gān

「倒戢干戈」出处

汉·荀悦《汉纪·高祖纪二》偃革为轩,倒戢干戈,示不复用兵。”

「倒戢干戈」解释

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同倒载干戈”。

「倒戢干戈」示句

~,苞以兽皮。★《晋书·华谭传》
上一篇:倒山倾海
下一篇:倒冠落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