弹剑作歌
在战国时期,有一位名叫冯谖的寒士,他虽才华横溢,却因家境贫寒而无人赏识。一次,他听闻齐国相国孟尝君乐于招贤纳士,便决定前往投奔。然而,当他来到孟尝君府上时,却发现这里门庭若市,各路英才云集。他虽被安排住下,但却未受到重视。
冯谖心中郁结难平,每日只吃粗茶淡饭,生活清苦。一天夜里,月色如水,他坐在简陋的屋子里,手抚长剑,不禁感慨万千。他轻轻拔出剑来,用手指轻弹剑身,发出铮铮之声,随后低声吟唱:“长铗归来乎!食无鱼,出无车,居无所安。”这歌声幽怨悲凉,直透人心。很快,他的“弹剑作歌”传到了孟尝君耳中。
孟尝君听后并未动怒,反而对这位落魄书生产生了兴趣。他命人给冯谖送去美味佳肴,并为他配备了一辆马车。但冯谖并不满足于此,他继续弹剑高歌:“长铗归来乎!今虽有鱼,仍无权。”孟尝君得知后,又提拔他为幕僚,让他参与政务。然而,冯谖依旧不改初衷,再次弹剑作歌:“长铗归来乎!虽有权,犹无名!”
这一次,孟尝君终于意识到冯谖的非凡抱负,于是将他视为心腹,委以重任。冯谖果然不负众望,在关键时刻献计帮助孟尝君化解危机,稳固了地位。从此,冯谖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寒士,一跃成为齐国举足轻重的人物。
“弹剑作歌”的故事流传至今,它不仅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,更是一种智慧与勇气的象征。正是因为冯谖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,才最终实现了人生的逆袭。
弹
剑
作
歌
「弹剑作歌」出处
唐·李白《行路难·其二》弹剑作歌奏苦声,曳裾王门不称情。”
「弹剑作歌」解释
比喻怀才不遇。
「弹剑作歌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