弹冠振衿
在一座宁静的山村里,有一位名叫李修的年轻人。他自幼勤奋好学,立志要考取功名,为家乡争光。然而,多年苦读却屡试不中,渐渐地,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,甚至萌生了放弃的念头。
一天清晨,李修正在院中徘徊,忽然听见邻居家传来阵阵笑声。原来,村里的老秀才张伯正在教孩子们读书。张伯看见李修,便招呼他过去,说道:“修儿啊,你为何愁眉不展?可是又因科举之事烦忧?”李修叹了口气,将自己的困惑和盘托出。张伯听后微微一笑,从袖中取出一顶旧帽子递给李修,说:“来,戴上它,再整理一下衣襟。”
李修虽不解其意,但还是照做了。当他“弹冠振衿”时,张伯语重心长地说:“古人云,‘弹冠振衿’,是提醒人们要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挑战。你的学问已足够深厚,只是心态还需调整。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磨砺,只有振作精神、重拾信心,才能迎来属于你的辉煌。”
这番话如醍醐灌顶,让李修豁然开朗。从此,他不再沉溺于过去的挫折,而是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。他每日早起诵读经典,夜晚挑灯钻研策论,还主动向张伯请教疑难问题。与此同时,他也学会了调节心情,在田间劳作之余欣赏自然风光,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。
几年后,李修终于高中进士,成为全村人的骄傲。回到家乡时,他特意拜访张伯,并感激地说:“若非您当年那句‘弹冠振衿’,我恐怕早已迷失方向。今日之成就,离不开您的点拨!”张伯捋须笑道:“这只是引路罢了,真正的成功源于你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。”
从此,“弹冠振衿”成了村里流传的佳话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勇敢面对人生的风雨,迎接未来的曙光。
弹
冠
振
衿
「弹冠振衿」出处
语出《楚辞·渔父》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。”
「弹冠振衿」解释
整洁衣冠◇多以比喻将欲出仕。
「弹冠振衿」示句
会今天子聪明神圣,四海之内,薰蒸浸渍,莫不~,辐辏而出。★清·戴名世《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