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发含齿
在一座偏远的小山村里,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。据说,凡是“戴发含齿”的人,都肩负着守护村庄平安的使命。“戴发含齿”本意是指普通人,但在这个村子里,它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——只有那些真正懂得敬畏生命、尊重自然的人,才能被称为“戴发含齿”。
故事的主人公阿言是个年轻的猎户,他从小就听祖父讲述这个传说。然而,阿言并不相信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。他认为,只要枪法准、力气大,就能保护自己和家人。一天,他决定进深山捕猎一头据说已经伤了几个人的猛虎。临行前,祖父叹了口气,说:“孩子,真正的‘戴发含齿’之人,不仅要有勇气,更需要一颗善待万物的心。”
阿言不以为然地走进了森林。经过几天的追踪,他终于找到了那只猛虎。就在他瞄准之际,突然发现老虎身边还有两只幼崽,它们正瑟瑟发抖地依偎在母亲身旁。这一刻,阿言的手停住了。他想起祖父的话,犹豫起来:如果杀了这只母虎,那两只幼崽必死无疑;但如果放过它,自己的村民可能还会受到威胁。
最终,阿言选择了放下猎枪。他用烟雾弹吓跑了母虎,然后返回村庄,向大家讲述了事情的经过。起初,村民们对他的做法十分不满,认为他懦弱无能。但阿言坚定地说:“如果我们为了自保而夺走其他生命的未来,又怎能称得上是‘戴发含齿’的人呢?”
时间证明了一切。几年后,那片森林恢复了宁静,再也没有出现过猛兽伤人的事件。而阿言也因为他的善良与智慧赢得了村民的尊敬。从那以后,“戴发含齿”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而是成为了他们心中关于责任与仁爱的象征。
戴
发
含
齿
「戴发含齿」出处
《列子·黄帝》有七尺之骸,手足之异,戴发含齿,倚而趣者谓之人,而人未必无兽心,虽有兽心,以状而见亲矣。”
「戴发含齿」解释
长着头发和牙齿。指人。多用作退一步说,表示也还是人或如果是人。
「戴发含齿」示句
丁宁丁宁,~。★前蜀·贯休《续姚梁公坐右铭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