待月西厢
在一座青山环绕的小镇上,有一座古老的庭院,名为西厢院。这里因一段流传百年的爱情故事而闻名。传说,曾经有一位才子与佳人在此相约“待月西厢”,成就了一段凄美的传奇。多年后,这个庭院依旧静谧如初,仿佛等待着下一场缘分。
一天傍晚,年轻的画师林远来到西厢院写生。他听闻了这里的典故,对那句“待月西厢”充满向往。正当他执笔描绘庭院时,一个身穿素衣的女子悄然走进了他的视线。她站在廊下,似乎也在注视着天边渐渐升起的明月。林远被她的气质吸引,忍不住将她入画。
女子察觉到有人作画,转头看向林远,微微一笑:“公子为何独坐于此?”林远起身拱手答道:“只为捕捉这庭院的神韵,却不想惊扰了姑娘。”两人交谈间,发现彼此都痴迷于诗词歌赋和书画艺术,于是越聊越投机。女子自称苏婉,是附近村庄的一名绣娘,每逢闲暇便来此寻找灵感。
夜色渐深,皎洁的月光洒满庭院,映照出两人的影子。林远鼓起勇气说道:“今日能与姑娘相遇,实乃幸事。不知可否再邀姑娘一同赏月?”苏婉低头思索片刻,轻声回应:“若公子愿意,我们不妨约定每月十五,在此‘待月西厢’。”林远欣喜万分,连连点头。
从那以后,每个月圆之夜,西厢院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。他们一起吟诗作画,分享生活中的点滴,感情日益深厚。然而,命运弄人,战乱突然降临小镇,林远被迫随家人迁往他乡。临别前,他留给苏婉一幅画,上面题写着:“待月西厢,愿卿常伴清辉。”
多年后,林远终于归来,却发现西厢院已荒废,苏婉也不知所踪。但他在庭院的石桌上找到了一块布帕,上面绣着一行字:“月虽缺,心未改;西厢仍在,君何归?”林远潸然泪下,从此定居于此,守护着这片承载记忆的土地。
待
月
西
厢
「待月西厢」出处
唐·元稹《月明三五夜》诗待月西厢下,迎风户半开。拂墙花影动,疑是玉人来。”
「待月西厢」解释
指情人私相约会。
「待月西厢」示句
分明访贤东阁,已成~。★《玉娇梨》第九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