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高帽子
在一座宁静的小镇上,住着一位名叫阿诚的年轻人。他聪明伶俐,但总喜欢用一些小聪明来讨好别人,因此镇上的人都对他既欣赏又有些无奈。有一天,镇长召集大家开会,讨论如何让小镇更有名气。阿诚心想:“这可是个表现自己的好机会!”于是他决定好好发挥一下。
会议开始后,镇长问大家有什么建议。阿诚第一个站起来,满脸堆笑地说:“尊敬的镇长,您真是我们小镇最英明、最有远见的人!我相信只要您出马,一定能让我们的小镇名扬四海。”听到这话,镇长果然眉开眼笑,连连点头。其他居民虽然觉得阿诚的话有点夸张,但也忍不住被逗乐了。
接着,阿诚转向旁边的一位老裁缝,继续说道:“还有您,李师傅!您的手艺简直是巧夺天工,连皇室贵族都该为您点赞啊!”老裁缝听了,不禁飘飘然起来,拍着胸脯说:“如果需要为小镇做点什么,我一定全力支持!”就这样,阿诚挨个夸赞每个人,把所有人都捧得高高的。大家虽然知道他在“戴高帽子”,却也因为这些赞美而感到心情愉悦。
最终,镇长宣布了一个计划:举办一场以“小镇风采”为主题的展览,邀请周边地区的居民来参观。为了筹备展览,每个人都积极参与,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。而这一切,都离不开阿诚那顶无形的“高帽子”。
展览当天,小镇热闹非凡,吸引了许多游客。镇长高兴地对阿诚说:“你真有办法,让我们团结起来完成了这次活动。”阿诚不好意思地挠挠头,心里暗自得意:原来,“戴高帽子”还能带来这么大的效果呢!从此以后,他更加懂得用智慧和幽默与人相处,而小镇也因此变得更加和谐美好。
戴
高
帽
子
「戴高帽子」出处
《北史·儒林传下·熊安生》道晖好着高翅帽、大屐,州将初临,辄服以谒见。仰头举肘,拜于屐上,自言学士比三公。”
「戴高帽子」解释
吹捧、恭维别人。
「戴高帽子」示句
老父闻说此处最喜奉承,北边俗语叫做爱~。★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7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