寸木岑楼
在一座偏远的山村里,流传着一个关于“寸木岑楼”的古老传说。据说,这座山村曾有一位巧夺天工的木匠,名叫阿岑。他虽出身贫寒,却拥有一双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手。村里的老人常说:“哪怕只是一寸木材,到了阿岑手里,也能变成精美绝伦的艺术品。”
一天,村长找到阿岑,希望他能建造一座高楼,以彰显村庄的繁荣。然而,当阿岑看到材料时,不禁皱起了眉头——这些木材大多短小、弯曲,根本无法用来搭建高楼。村民们纷纷摇头叹息,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但阿岑没有放弃,他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既然如此,我便用这‘寸木’筑起我们的‘岑楼’吧!”
接下来的日子里,阿岑日夜忙碌。他将那些看似无用的短木精心拼接,利用榫卯结构让它们彼此支撑;又在设计上融入自然之美,使整座建筑与周围的青山绿水相得益彰。最终,在他的努力下,一座巍峨壮丽的高楼拔地而起。它不仅坚固耐用,还兼具独特的艺术气息,成为村庄的象征。
村民们惊叹不已,纷纷称赞阿岑的智慧与技艺。而阿岑却谦逊地笑道:“并非我的手艺高超,而是这些‘寸木’教会了我如何珍惜每一份资源,如何从平凡中创造奇迹。”从此,“寸木岑楼”成了这个山村的代名词,也提醒着后人:即使条件有限,只要用心去做,总能成就非凡之事。
多年以后,当人们提起这段故事时,总会感慨万千。他们明白,“寸木岑楼”不仅仅是一座建筑,更是一种精神,一种面对困境时永不言弃的信念。
寸
木
岑
楼
「寸木岑楼」出处
《孟子·告子下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,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。”
「寸木岑楼」解释
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。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,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◇也比喻差距极大。
「寸木岑楼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