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心大意
小明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,但有一个毛病,就是做事总是粗心大意。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,他常常因为不注意细节而闹出笑话。虽然老师和家长多次提醒他要细心,但他总是左耳进右耳出,觉得自己聪明就够了,不用那么较真。
一天,学校组织了一场科学实验比赛,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,并记录结果。小明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极了,觉得自己一定能拿第一名。他回家后匆匆忙忙地准备材料,却没仔细阅读实验步骤。他心想:“不就是把几种液体混合在一起嘛,有什么难的?”
到了比赛那天,小明信心满满地走进实验室。他快速地将各种试剂倒进烧杯里,连标签都没怎么看清楚。突然,“砰”的一声,他的烧杯冒起了浓浓的白烟!原来,他误将两种不能混合的化学物质放在一起,导致反应失控。幸好老师及时赶来处理,才没有造成更大的危险。小明羞愧地低下了头,脸涨得通红。
比赛结束后,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:“小明,你的聪明毋庸置疑,但如果粗心大意,再好的天赋也会被浪费。记住,细节决定成败。”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小明的心。从那以后,他开始改正自己的缺点,无论是做作业还是日常生活中,都学会了认真检查、注重细节。
几个月后,学校又举办了一次数学竞赛。这次,小明反复检查每一道题的答案,最终获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。站在领奖台上,他感慨万千:如果不是那次失败,他可能永远不会明白“细心”的重要性。从此,“粗心大意”这个成语成了他成长路上的一块警示牌,时刻提醒着他。
粗
心
大
意
「粗心大意」出处
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学四》去尽皮方见肉,去尽肉方见骨,终骨方见髓,使粗心大气不得。”
「粗心大意」解释
粗粗蔬。指做事马虎,不细心。
「粗心大意」示句
这是我~,我若不进去,他怎得出来?★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