轮扁斫轮
春秋时期,齐桓公在堂上读书,轮扁正在为他制作车轮。见桓公专注,轮扁问道:“请问大王所读何书?”桓公答曰:“圣人之言也。”轮扁笑道:“然则圣人在乎?若真有圣人,今又安在哉?”桓公闻言不悦,质问其故。
轮扁徐徐说道:“臣斫轮之时,快慢皆需得宜。太快则滑脱,太慢则滞涩,唯有适中方能成器。此中奥妙,只能意会,不可言传。臣无法教子,儿子亦难承其技,这便是经验的真谛。圣人之学,或许也是如此吧。他们的心得,岂能全然记录于文字之中?”
桓公听罢,沉思良久,方知轮扁并非轻视圣人,而是道出了实践与经验的重要性。从此,他更加重视实际才能,而不再拘泥于书本之言。
《庄子·天道》
轮扁与齐桓公论圣人之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