鸿都买第

东汉时期,有一位名叫崔烈的学者,才华横溢却家境贫寒。他一直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,但仕途坎坷,始终未能得到重用。某日,他听说朝廷开设了“鸿都门学”,广纳天下贤士,并允许以钱财捐官。尽管崔烈对此制度心存疑虑,但他知道这是唯一的机会。

为了筹集资金,崔烈变卖家产,又四处借贷,终于凑足了一笔巨款前往洛阳。在鸿都门,他亲眼目睹许多富商豪族挥金如土,轻松获得高官厚禄,而自己却只能勉强买下一个较低的官职——司徒。虽然心中五味杂陈,但他依然决定接受任命。

然而,当崔烈身着官服回家时,他的儿子崔钧却直言不讳地说道:“父亲虽得高位,却因‘买’字失了清誉。”崔烈听后长叹一声,感慨万千。从此,他更加勤勉为政,力求用实际行动弥补当初的遗憾。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成语《鸿都买第》,用来形容以金钱换取官职的现象,也警示世人:真正的成就应靠实力赢得,而非依赖捷径。

hóng
鸿
dōu
mǎi

「鸿都买第」出处

《后汉书·崔寔传》灵帝时,开鸿都门榜卖官爵,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。”《陈书·袁宪传》时生徒对策,多行贿赂,文豪请具束脩,君正曰‘我岂能用钱为兒买第耶?’”

「鸿都买第」解释

以之泛指买官行贿。

「鸿都买第」示句

君不见~归来客,驷马轩车胡辟易。★清·吴伟业《赠陆生》诗
上一篇:鸿飞霜降
下一篇:鸿鷑凤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