鹤知夜半
在一片幽静的山谷中,有一座古老的道观,道观四周云雾缭绕,宛如仙境。道观里住着一位年迈的老道士和一只白羽仙鹤。这只仙鹤通体洁白如雪,双眼炯炯有神,据说它已经活了几百年,是道观的守护者。
一天深夜,月光洒满山谷,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寂静之中。老道士正在闭目打坐,忽然听到仙鹤发出一声低鸣。他睁开眼睛,发现仙鹤正用喙轻轻啄他的衣袖。“怎么了?”老道士轻声问道。仙鹤没有回答,只是展开翅膀指向窗外。老道士心中一动,决定跟随仙鹤去看看。
仙鹤带着老道士飞到了山谷深处的一片密林中。在那里,他们发现一个年轻人躺在地上,脸色苍白,气息微弱。老道士连忙为年轻人把脉,发现他并无大碍,只是因为饥饿和疲劳而昏迷。仙鹤站在一旁,默默注视着这一切,仿佛早已知道会发生什么。
将年轻人带回道观后,老道士细心照料,终于让他恢复了精神。年轻人醒来后感激涕零,说自己是一名赶考的书生,在路上迷失方向,误入这片山谷。如果不是仙鹤及时发现并引路,他恐怕难以熬过这一夜。
书生离开时,向老道士与仙鹤深深鞠躬致谢。他感叹道:“仙鹤竟能知晓夜半危难,真乃灵物!”老道士笑着解释:“鹤知夜半,并非偶然,而是因为它心怀慈悲,洞察万物。”
从此,“鹤知夜半”的故事传遍四方,成为人们口中的佳话。而那座隐于山间的道观,也因仙鹤的善举被更多人所敬仰。人们相信,只要心存善意,便能如仙鹤一般,在黑暗中点亮希望的光芒。
鹤
知
夜
半
「鹤知夜半」出处
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鸡知将旦,鹤知夜半,而不免于鼎俎。”
「鹤知夜半」解释
鹤夜半而鸣。比喻各有专长。也比喻偏知一隅。
「鹤知夜半」示句
适偶有所偏解,犹~,燕知戊己,而示必达于他事也。★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至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