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桥抽板

在一座小山村里,有一条湍急的河流将村子与外界隔开。村民们为了出行方便,集资修建了一座木桥。这座桥成了村子里最重要的通道,每天都有人来来往往地经过。然而,负责管理桥梁的是一位名叫李老汉的老人,他性格古怪,总是对过往的村民冷眼相待。

有一天,一个年轻的商人推着满载货物的小车来到桥边。他正准备过桥时,李老汉突然拦住他说:“想过桥可以,但你得留下一件值钱的东西作为‘过路费’。”商人愣了一下,觉得这要求十分无理,但又无可奈何,只好把随身携带的一块银锭交给了李老汉。李老汉接过银锭后,才慢悠悠地让开道路。

几天后,那位商人再次来到桥边,却发现桥已经被拆掉了几块木板,根本无法通行。他愤怒地质问李老汉为何如此行事,李老汉却冷冷地回答:“我这是‘过桥抽板’,既然你们都安全过去了,那桥对我来说也没用了。”商人气得直跺脚,但也只能原路返回,另寻他法。

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庄,村民们纷纷指责李老汉的行为太过自私。村长得知此事后,特意召集大家开会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。最终,村民们决定齐心协力重新修好桥梁,并且不再让李老汉担任管理者。他们还立下规矩:凡是要使用桥梁的人,必须共同维护它的完整,不得再出现“过桥抽板”的情况。

新桥建成后,不仅更加坚固,也成为了村民们团结互助的象征。而李老汉则因为自己的短视和贪婪失去了大家的信任,孤独地住在河边的小屋里,再也没有人愿意靠近他。
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“过桥抽板”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,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唯有懂得合作与分享,才能赢得长久的尊重和支持。

guò
qiáo
chōu
bǎn

「过桥抽板」出处

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十回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,我马上去找他们,一定有个办法,明天来回复你。”

「过桥抽板」解释

比喻目的达到后,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。

「过桥抽板」示句

上一篇:过目成诵
下一篇:过甚其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