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哭神愁

在一座偏僻的山村里,流传着一个关于“鬼哭神愁”的传说。据说,每当月圆之夜,村后的古树林中便会传来凄厉的哭声和令人毛骨悚然的叹息声,仿佛天地间所有的悲痛都聚集于此。村民们对此避之不及,甚至有人声称亲眼见过幽灵徘徊其中。

一天,年轻的书生李安为了寻找灵感写作诗文,决定冒险进入那片被诅咒的古树林。他带上油灯与笔墨,不顾家人劝阻,在黄昏时分踏入了森林深处。随着夜幕降临,四周渐渐笼罩上一层诡异的气息。风穿过树梢发出低沉的呜咽声,犹如哭泣般回荡在耳畔。李安虽有几分害怕,但好奇心驱使他继续前行。

突然,一道模糊的身影出现在前方,那是一个披头散发、面容苍白的女子。她站在一棵枯死的大树下,双手掩面,似乎在无声地抽泣。李安鼓起勇气问道:“姑娘,为何深夜独居此地?可需要帮助?”然而女子并未回答,只是缓缓抬起头,用空洞的眼神望向他。接着,她的嘴角竟浮现出一抹诡异的笑容,随即消失在空气中。

李安惊魂未定,却听到四面八方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哀嚎声,如同千万个亡魂同时诉说他们的苦难。这正是村民口中描述的“鬼哭神愁”。就在此时,一位白发老者从阴影中走出,手持一根拐杖。他告诉李安,这片树林曾是一处战场,无数生命在这里消逝,而这些声音便是那些无法安息的灵魂所发出的。

听完老者的讲述,李安心生怜悯。他取出纸笔,将自己感受到的悲伤与敬畏化作文字,并承诺会将这段故事传扬出去,让世人铭记历史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。就在他完成最后一笔时,树林恢复了平静,仿佛那些灵魂得到了慰藉。

从此以后,“鬼哭神愁”不再是恐怖的代名词,而是成为了一段警示后人的传奇。

guǐ
shén
chóu

「鬼哭神愁」出处

明·陈汝元《金莲花·释愤》我想做丞相时威灵震主,权势倾朝。手指一挥,两班里鸟惊鱼骇;眉头半锁,满朝中鬼哭神愁。”

「鬼哭神愁」解释

形容惊恐忧愁。

「鬼哭神愁」示句

上一篇:鬼瞰高明
下一篇:鬼哭天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