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馁旗靡
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,有一支声名赫赫的军队,名为“铁鹰军”。这支军队以纪律严明和战无不胜著称,然而,在一次决定性的战役中,他们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。
那是一个阴云密布的清晨,铁鹰军与敌方的“狼骑军”在一片荒原上对峙。两军阵前旌旗猎猎,鼓声震天。铁鹰军主帅李威站在高台上,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前方。他深知此战的重要性,若胜,则可保家国数十年安宁;若败,则山河破碎,百姓流离失所。
战斗一开始,铁鹰军士气高昂,士兵们如同猛虎下山般冲锋陷阵。然而,敌军早有准备,他们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,并用弓箭和投石车不断压制铁鹰军的攻势。随着时间推移,铁鹰军逐渐陷入被动,原本整齐的队形开始混乱,战鼓声也变得断断续续,不再有力。
终于,在一次激烈的反攻中,铁鹰军的主将李威不幸被冷箭射中,从马上跌落。看到主帅倒下,士兵们的斗志瞬间崩溃。原本迎风飘扬的旗帜也被乱箭撕裂,颓然垂落。一时间,“鼓馁旗靡”,整个战场仿佛失去了灵魂。
敌军趁势发起总攻,铁鹰军节节败退,最终全军覆没。幸存的士兵含泪逃离战场,心中满是愧疚与不甘。这场战役成为了铁鹰军历史上的耻辱,但也让后人铭记了一个道理:再强大的军队,一旦失去信念和指挥,也会顷刻间土崩瓦解。
多年之后,人们提起这场战役时,总会说到“鼓馁旗靡”这四个字。它不仅形容了当时的惨烈景象,更警示世人: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,都必须坚持到底,因为放弃的一刻,便是失败的开始。
鼓
馁
旗
靡
「鼓馁旗靡」出处
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一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,略觉鼓馁旗靡处,得健锐兵数十屹立其间,则整而复进。”
「鼓馁旗靡」解释
鼓点无力,旗帜歪倒。形容军队士气不振。
「鼓馁旗靡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