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衰力尽
在遥远的古代,有一座名为青石的小村庄,四周环绕着连绵的群山。村里的人们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,但最近却因为一支军队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。这支军队由一位名叫李烈的将军率领,他们正在追击敌军,途经此地。
李烈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,他的士兵个个士气高昂,行军速度极快。然而,经过数月的征战,他们的粮草已经所剩无几,武器也因频繁使用而磨损严重。尽管如此,李烈依然坚持要一鼓作气消灭敌军,为国家赢得长久的和平。他相信,只要士气不减,胜利终将属于他们。
一天夜里,李烈率军埋伏在山谷中,准备对敌军发起最后一击。然而,当号角响起、战鼓擂动时,士兵们却发现自己的体力早已透支。战鼓声虽响亮,却掩盖不了其中的虚弱与无力——这正是“鼓衰力尽”的真实写照。一些年长的士兵低声说道:“将军,我们的力量快耗尽了,若再这样下去,恐怕难以取胜啊!”
李烈听后沉默良久,他环顾四周疲惫不堪的士兵,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固执可能害了所有人。此时,一名年轻的谋士站出来建议道:“将军,与其硬拼,不如智取。我们可以利用地形设下陷阱,让敌人自投罗网。”李烈思索片刻,最终采纳了这个计策。
第二天清晨,敌军果然进入山谷,触发了事先布置好的陷阱。混乱之中,李烈带领剩余的精锐部队从侧翼突袭,成功扭转了局势。战斗结束后,李烈感慨万分,他对士兵们说:“今日之胜,并非靠蛮力,而是依靠智慧和团结。我们虽鼓衰力尽,但信念未灭,这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。”
从此以后,“鼓衰力尽”成为了一种警示,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,不要盲目逞强,而要学会审时度势,寻找新的出路。
鼓
衰
力
尽
「鼓衰力尽」出处
无
「鼓衰力尽」解释
鼓战鼓声。衰微弱。战鼓声音微弱,力量已经用尽。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,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。
「鼓衰力尽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