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舌摇唇
在一座繁华的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方言的年轻说书人。他天生口才了得,说起话来妙语连珠,总能把枯燥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,引得听众如痴如醉。然而,他也因爱“鼓舌摇唇”而闻名,经常为了博取关注或调解纷争随意编造一些夸张的情节,虽然让人捧腹大笑,却也时常惹出麻烦。
一天,镇上的两家商铺因为争夺一块地界吵得不可开交,甚至差点动起手来。方言闻讯赶到现场,看到人群聚集,立刻意识到这是展现自己才华的好机会。他清了清嗓子,高声说道:“各位乡亲父老,请听我一言!这块地界啊,其实是一百年前一位隐士留下的风水宝地,据说谁能占据此地,谁家的生意就会财源滚滚!”
众人听得入神,连争吵的两家人也暂时停下了争执。方言见状,继续添油加醋:“不过呢,这位隐士还留下一个规矩——只有真心诚意、和睦相处的人才能得到这块地的福气。否则,不仅不会发财,还会招来厄运!”他的话让围观的人频频点头,那两家商铺的主人也开始面露犹豫之色。
就在这时,一位年长的老人站了出来,冷冷地说道:“方言,你又在胡编乱造了吧?这块地明明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,和什么隐士毫无关系!”方言被戳穿谎言,顿时涨红了脸,但很快又嬉皮笑脸地回应:“哎呀,老人家,我只是想让大家冷静下来嘛。既然您知道真相,不如您给大家评评理?”
最终,在众人的劝解下,两家商铺决定平分土地,并承诺以后和平共处。而方言则悄悄溜走了,心里暗自庆幸自己的“鼓舌摇唇”没有酿成大祸。从那以后,他学会了谨慎使用自己的口才,不再轻易煽风点火,而是用它去化解矛盾,为小镇带来了更多的欢笑与和谐。
鼓
舌
摇
唇
「鼓舌摇唇」出处
元·高文秀《谇范叔》第二折几时行通利方,凭着咱鼓舌摇唇,立取他封侯拜将。”
「鼓舌摇唇」解释
鼓动嘴唇,摇动舌头。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。亦泛指大发议论(多含贬义)。
「鼓舌摇唇」示句
引线针儿,伐柯斧具,~,婚男嫁女,花红羊酒是常仪。★明·周履靖《锦笺记·联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