骨软筋酥
在一座宁静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阿松的年轻人。他身强力壮,是村里出了名的大力士。无论是挑水砍柴,还是搬运重物,他都能轻松应对。然而,阿松有个毛病,那就是好吃懒做。每当干完活后,他就喜欢躺在院子里晒太阳,一边啃着鸡腿,一边想着如何能让自己过得更舒服。
一天,村里来了一个游方道士。道士仙风道骨,手持拂尘,看起来颇有几分神秘。他路过阿松家时,正好看到阿松正瘫在椅子上,手里抓着一块肉,吃得满嘴流油。“年轻人,”道士笑着说道,“你这样只顾享受,迟早会‘骨软筋酥’啊!”阿松听了不以为然,摆摆手说:“我这身子骨硬朗得很,怎么可能变得软弱?”道士摇了摇头,没有再多说什么,只是从袖中取出一颗红色药丸,放在桌上便离开了。
好奇心驱使下,阿松拿起了那颗药丸闻了闻,发现它散发着诱人的香气。他心想:“既然是道士留下的东西,应该不会有害吧。”于是,他毫不犹豫地吞下了药丸。可谁知,刚咽下去没多久,他就感觉全身一阵酥麻,仿佛骨头和筋脉都融化了一般,整个人瘫倒在地,连动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。
此时,阿松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他拼命呼喊求救,但因为身体无法动弹,声音也极其微弱。直到傍晚,邻居家的大娘经过,才发现倒在地上的阿松,并赶紧找来村民帮忙。大家七手八脚把他抬回屋里,又请郎中诊治。郎中检查后叹气道:“这是吃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吧?现在只能靠静养恢复了。”
接下来的日子里,阿松彻底失去了行动能力,每天只能躺在床上被人照顾。他这才深刻体会到“骨软筋酥”的滋味,也明白了道士的话并非危言耸听。几个月后,他的身体终于逐渐恢复,但他再也不敢贪图安逸,而是开始勤奋劳作,改掉了从前懒散的习惯。
从此以后,阿松成了村里的榜样,他常对别人讲述自己的经历,告诫大家不要沉溺于享乐,否则真的会落得“骨软筋酥”的下场。
骨
软
筋
酥
「骨软筋酥」出处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三回贾环见了父亲,唬得骨软筋酥,忙低头站住。”
「骨软筋酥」解释
形容全身乏力,肢体瘫软的样子。
「骨软筋酥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