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事公办
在一座繁华的小城里,有一位名叫李正的官员。他以公正廉明著称,无论处理什么事情都坚持“公事公办”的原则,绝不徇私枉法。虽然有些人觉得他过于死板,但大多数百姓却对他心怀敬意。
有一天,一位富商找到了李正。这位富商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,平日里与官府关系密切。他满脸堆笑地对李正说:“李大人,我有一桩小事需要您帮忙。我家的一个佃农不小心烧毁了邻居家的一片田地,现在邻居要告我们赔偿。其实这不过是个误会,您看能不能通融一下,大事化小?”
李正听完后,沉思片刻,说道:“既然如此,请把所有的证据和相关人等带到公堂上,按程序来办。如果是误会,自然会还你们清白;如果确有责任,也必须依法赔偿。这是公事,我只能公办。”富商听后脸色一变,本以为凭自己的地位可以轻松解决,没想到李正丝毫不留情面。
几天后,案件如期开庭。经过详细调查,发现确实是佃农疏忽导致火灾,而富商作为土地主人也有一定管理责任。最终,李正判决富商和佃农共同承担赔偿,并向受害邻居道歉。这一判决让围观的百姓拍手称快,也让富商彻底明白,权势并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。
事后,有人问李正:“你不怕得罪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吗?”李正微微一笑,回答道:“为官者若因私废公,何谈为民父母?只有公事公办,才能真正赢得民心。”从此,“公事公办”成了他的座右铭,也被更多人传颂。
公
事
公
办
「公事公办」出处
宋·魏了翁《奏外寇未静二相不咸旷天工而违明几》自今公事公言,进而明目张胆以陈之论奏,退而同心协虑以见之施行,毋面从而背违也。”
「公事公办」解释
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,不讲私人情面。
「公事公办」示句
藩台见人家不来打点,他便有心~,先从余荩臣下手。★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三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