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规密谏

在古代一个名为清河的小国里,有一位贤明的君主李昭。他年轻有为,却也深知治国不易,因此设立了“公规密谏”制度,允许大臣们公开提出建议,也可以私下向他进言,以确保朝政清明。

一天,边境传来急报,敌国正在集结军队,似乎准备发动战争。满朝文武议论纷纷,有人主张立即出兵迎战,有人则认为应先加强防御。然而,有一名老臣张衡始终沉默不语。散朝后,张衡独自来到御书房,请求与李昭单独面谈。

李昭欣然接见了他,并问道:“张爱卿今日为何不发一言?莫非你有什么顾虑?”张衡拱手行礼,缓缓说道:“陛下,臣以为当前局势不宜轻举妄动。我们虽可迅速调兵遣将,但粮草储备不足,若贸然开战,恐难以持久。”

李昭听后眉头紧锁,追问道:“那依你之见,该如何应对?”张衡沉思片刻,回答道:“我们可以表面上示弱,同时派人秘密联络邻国寻求支援。此外,还需加紧囤积粮草,稳固民心。待时机成熟,再一举反击。”

李昭深以为然,于是采纳了张衡的建议,一方面通过公开声明安抚百姓,另一方面暗中部署外交和后勤工作。数月之后,敌军因久攻不下且补给线被切断,最终撤退。而清河国则借助邻国的帮助,成功化解了危机。

事后,李昭感慨地对群臣说道:“多亏‘公规密谏’之制,让忠言得以直达朕耳。否则,今日胜负难料啊!”从此,“公规密谏”成为清河国的重要传统,代代相传,使得这个小国在乱世中屹立不倒。

gōng
guī
jiàn

「公规密谏」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桓阶传》时太子未定,而临菑侯植有宠,阶数陈文帝德优齿长,宜为储副,公规密谏,前后恳至。”

「公规密谏」解释

指多方劝谏。公,公开;密,私下。

「公规密谏」示句

上一篇:公平正直
下一篇:公正不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