绠短绝泉
在一座偏远的山村里,住着一个名叫阿泉的年轻人。他勤劳善良,但家境贫寒,每天靠挑水为生。村子里唯一的水源是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,井水清澈甘甜,却因为井太深,村民们需要用很长的绳子才能打上水来。
一天,阿泉像往常一样去井边挑水。他发现自己的绳子因年久失修已经变得又细又短,根本无法触及水面。他尝试了几次,每次都差一点就能打到水,可最终还是徒劳无功。这时,旁边一位老人叹息道:“这不就是‘绠短绝泉’吗?绳子太短,再努力也汲不出水啊。”
阿泉听了这句话,心里五味杂陈。他知道老人的话不仅是对现状的描述,更是在暗示自己能力有限。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,而是决定想办法解决问题。当晚,他翻箱倒柜找出了家里仅剩的一点积蓄,打算用这些钱买一根新的、足够长的绳子。
第二天清晨,阿泉踏上了通往镇上的小路。一路上,他省吃俭用,甚至把自己的午饭分给了路边饥饿的小孩。到了镇上后,他不仅买了一根结实耐用的长绳,还向铁匠请教如何修补旧工具。回到村子时,他已经筋疲力尽,但看到手中的新绳,他感到无比欣慰。
从此以后,阿泉不仅可以轻松地从井中取水,还主动帮助其他村民修理他们的工具。渐渐地,“绠短绝泉”的困境消失了,而阿泉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榜样。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:即使起点低、资源少,只要肯动脑筋、付诸努力,总能找到突破困境的方法。
后来,“绠短绝泉”这个成语被村民们赋予了新的意义——它不再仅仅代表能力不足,而是一种提醒,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认输,而是要积极寻找解决之道。
绠
短
绝
泉
「绠短绝泉」出处
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陇西行》柱小倾大,绠短绝泉。”
「绠短绝泉」解释
犹绠短汲深。比喻能力薄弱,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。
「绠短绝泉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