耕当问奴
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,有一位年轻的书生名叫李文。他自幼聪明好学,熟读四书五经,常常以才高八斗自居。然而,李文有一个缺点,那就是眼高手低,凡事只凭书本知识,却从不躬身实践。村里人都知道他的才华,但也对他的傲气摇头叹息。
有一年春天,村里的老农张伯决定开垦一片荒地,用来种植粮食。因为人手不足,他邀请李文帮忙。李文推辞道:“耕种之事粗鄙不堪,岂是我读书人该做的?若真要问如何耕田,不如去请教那些常年劳作的奴仆。”张伯听后微微一笑,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点头应允。
几天后,李文偶然经过那片新开垦的土地,看到几个农夫正在忙碌。他停下脚步,看着他们操作犁具、翻土播种,觉得十分新奇。于是,他忍不住上前问道:“你们这样干,真的能种出好庄稼吗?”其中一个农夫笑着回答:“我们世代务农,这些活儿早已驾轻就熟。但如果你有兴趣,不妨自己试试。”
李文心中不服,认为耕种不过是简单的体力劳动,便接过犁具亲自尝试。然而,他很快发现自己错了——沉重的犁具难以驾驭,泥土比想象中坚硬,而牛也似乎故意与他作对。没过多久,他就累得满头大汗,双手磨出了血泡,可地却没翻出多少。这时,站在一旁的张伯走上前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耕当问奴啊!书上虽有千般理,但实际动手才是真学问。”
李文羞愧难当,终于明白自己的浅薄。从此以后,他不再空谈理论,而是虚心向村民们学习各种生活技能。几年后,他不仅成为了一名博学多才的学者,更是一位脚踏实地、受人尊敬的人。这个故事也在村里流传开来,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实践的重要性。
耕
当
问
奴
「耕当问奴」出处
《宋书·沈庆之传》治国如治家。耕当问奴,织当访婢。”
「耕当问奴」解释
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。
「耕当问奴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