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于斯,哭于斯
在一座偏僻的小山村里,有一座古老的祠堂。祠堂虽小,却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和情感。村里的老人常说:“歌于斯,哭于斯。”意思是这座祠堂见证了人们的欢乐与悲伤,无论是喜事还是丧事,都离不开它。
阿莲是村里最年轻的姑娘,她自幼父母双亡,由奶奶抚养长大。奶奶常常带着她去祠堂祭祖,也教会了她许多关于家族的故事。祠堂的墙壁上挂满了先人的画像,画像中的人目光慈祥,仿佛在注视着后代子孙的一举一动。阿莲最喜欢的是祠堂里那口老钟,每逢节庆时敲响,清脆的声音传遍整个村庄,仿佛将所有的祝福洒向大地。
然而,生活并不总是充满欢笑。有一年冬天,奶奶突然病倒了。尽管阿莲四处求医问药,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奶奶。奶奶去世那天,天空阴沉得可怕,寒风呼啸着穿过祠堂的大门。村民们帮忙布置灵堂,把奶奶的遗像挂在祠堂正中央。阿莲跪在灵前泪流满面,耳边似乎还能听见奶奶温柔的声音:“孩子,无论发生什么,都要坚强。”
葬礼结束后,阿莲独自坐在祠堂里,看着墙上的画像发呆。她想起小时候,奶奶牵着她的手,在这里教她唱民谣;也想起每年春节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情景。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如今只剩下回忆,而祠堂却依旧静静地伫立在那里,守护着这一切。
几年后,阿莲成了村里的一名教师。她经常带学生们来祠堂参观,讲述家族的历史和传统。她说:“祠堂不仅仅是供奉祖先的地方,更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。在这里,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的喜悦与痛苦。”孩子们认真地听着,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敬意。
“歌于斯,哭于斯。”阿莲终于明白,这句话不仅仅形容祠堂的功能,更是一种人生的哲理——人生的悲欢离合交织在一起,才构成了完整的旅程。而祠堂,则永远是人们心灵的归宿。
歌
于
斯
,
哭
于
斯
「歌于斯,哭于斯」出处
《礼记·檀弓下》晋献文子成室。晋大夫发焉。张老曰‘美哉轮焉,美哉奂焉。歌于斯,哭于斯。’”
「歌于斯,哭于斯」解释
歌唱在这里,哭泣在这里。指安居的家宅。
「歌于斯,哭于斯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