割席分坐
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群雄并起。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,有两个年轻人,一个叫管宁,另一个叫华歆。他们同窗读书,情谊深厚,常常一起讨论学问、畅谈理想。两人虽性格迥异,但却彼此欣赏,形影不离。

一天,管宁和华歆正在田间劳作,忽然看见地上有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。管宁视而不见,继续挥锄耕种,仿佛那只是普通的石头;而华歆却停下手中的活儿,捡起金子端详了一会儿才放下。他注意到管宁并没有理会这块金子,于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,将它丢到一旁。管宁没有说什么,但心中对华歆的行为略感失望。

又一日,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。此时,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,原来是一位达官贵人乘坐豪华马车经过村庄。管宁依旧专注于书卷,丝毫不为所动。然而,华歆却被吸引得站起身来,跑到门口张望,满脸羡慕之色。等他回到屋里坐下时,发现管宁正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自己。

片刻沉默后,管宁缓缓抽出腰间的佩刀,将两人共坐的席子从中间割开,然后平静地说道:“子非吾友也。”意思是:“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。”华歆愣住了,不解地问为什么。管宁解释道:“志不同,道不合,难以相谋。我追求的是淡泊名利、修身养性的生活,而你却容易被外物所诱惑。我们不是一路人。”

从此以后,管宁与华歆分道扬镳。管宁隐居山林,潜心治学,成为一代名士;而华歆则投身仕途,在乱世中崭露头角,最终官至高位。尽管他们的选择截然不同,但这段“割席分坐”的故事却流传至今,提醒人们交友需慎重,更应坚持自己的原则与信念。

fēn
zuò

「割席分坐」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又尝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门者,宁读书如故,歆废书出看。宁割席分坐,曰‘子非吾友也。’”

「割席分坐」解释

席坐席。把席割断,分开坐。比喻朋友绝交。

「割席分坐」示句

上一篇:歌功颂德
下一篇:歌声绕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