割肉补疮
在一座偏远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阿福的年轻木匠。他勤劳善良,但家境贫寒,一家人勉强靠着他做木工活维持生计。一天,村里的老中医找到阿福,神情凝重地告诉他:“你母亲病了,需要一种珍贵的药材才能治好,可这药价值不菲。”
阿福听后心急如焚,他翻遍家中所有积蓄,仍凑不足买药的钱。为了救母亲,他决定卖掉自己最值钱的东西——那套祖传的木工工具。然而,当邻居王婶得知后劝他说:“孩子啊,这套工具是你赖以为生的根本,卖了它以后怎么谋生呢?”阿福苦笑着回答:“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娘离开吧,我只能割肉补疮了。”于是,他忍痛将工具低价出售,换来药材为母亲治病。
几个月过去了,虽然母亲逐渐康复,但阿福却陷入了困境。没有工具的他无法接木工活,家里再次断了收入来源。面对债主上门催债,他感到无比懊悔和无助。就在这时,村里的乡亲们纷纷伸出了援手。有人送来粮食,有人帮忙修补房屋,还有人主动借给他一套旧工具,让他重新开始木工活。
阿福深受感动,也更加珍惜这次机会。他白天拼命做工,晚上钻研技艺,渐渐地,他的手艺越来越精湛,甚至吸引了邻村的人前来订制家具。几年后,他不仅还清了债务,还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木工作坊,生活逐渐富裕起来。
回首往事,阿福感慨万千。他明白,“割肉补疮”虽是无奈之举,但也教会了他坚韧与担当。而更重要的是,他从乡亲们的帮助中体会到了人间真情,这成为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。
割
肉
补
疮
「割肉补疮」出处
谷斯范《新桃花扇》第三一回老师相不必犹这些,依我看,不是‘割肉补疮’,而是‘调度有方’。”
「割肉补疮」解释
比喻不计后果以救燃眉之急。
「割肉补疮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