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老还家
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李伯的老者。他年轻时曾在京城为官,勤勉尽责,深得百姓爱戴。然而岁月如梭,转眼间李伯已年过花甲。他虽身体康健,但总觉得力不从心,于是决定向朝廷递交辞呈,“告老还家”,回到故乡安度晚年。
回到小镇后,李伯并没有闲下来。他发现村里的学堂因无人授课而荒废,孩子们只能在田间地头玩耍,无法接受教育。这让他忧心忡忡。一天傍晚,李伯召集村民说道:“我虽年迈,但仍愿为乡亲们做些事情。若大家愿意,我可以重新开办学堂,教孩子们读书识字。”村民们听闻此言,无不拍手称快,纷纷表示支持。
第二天清晨,李伯便开始修整废弃的学堂。他亲自打扫庭院、修补桌椅,还拿出自己的积蓄购买笔墨纸砚。不久之后,学堂焕然一新,朗朗书声再次响彻村庄。李伯不仅教授四书五经,还结合自己多年的为官经历,教导孩子们做人要正直善良,做事要脚踏实地。
有一日,一个调皮的孩子问李伯:“先生,您为何放弃高官厚禄,回来教我们这些穷孩子呢?”李伯微微一笑,摸着胡须说道:“人生在世,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。能用自己的余热帮助更多的人,才是真正的福分啊!”孩子们听了,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但眼中却多了一份敬意。
几年后,李伯培养的学生中,有人考取了功名,有人成为当地的贤士,他们都铭记着这位可敬的老人。而李伯则依旧每天坐在学堂门前,看着孩子们嬉戏打闹,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。他知道,自己选择“告老还家”并非结束,而是一段更有意义的人生旅程的开始。
告
老
还
家
「告老还家」出处
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二十三回一位杨乡宦到了宫保尚书,赐了全俸,告老还家。”
「告老还家」解释
告老因年老而告退;还回,返;家故乡、故里。因年老而辞职回归故乡安度晚年。
「告老还家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