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粱文绣
在一座繁华的古城中,住着一位名叫李承安的年轻书生。他出身富贵之家,自幼锦衣玉食,生活如“膏粱文绣”般精致奢华。然而,与许多沉迷于享乐的纨绔子弟不同,承安却对诗书礼乐有着浓厚的兴趣。他常独自坐在书房里研读经典,偶尔提笔作画,或写下几句清新的诗词。
一天,父亲将他唤到面前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承安啊,你虽生于富贵,但不可忘却家国之责。如今朝廷正选拔贤才,你若能考取功名,为百姓谋福祉,方不负这‘膏粱文绣’的生活。”承安心头一震,从此更加刻苦用功,决心以自己的才华报效国家。
数月后,科举考试如期而至。承安告别家人,踏上赶考之路。一路上,他目睹了贫苦百姓的艰辛:田间劳作的农夫汗流浃背,破旧茅屋里的孩童衣衫褴褛。这些景象让承安深感震撼,也让他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。
最终,承安凭借扎实的学识和真挚的文章高中状元。他的试卷被皇帝称赞为“锦绣文章”,并被任命为地方官。上任后,承安没有忘记那些贫困的百姓,他兴修水利、减免赋税,还创办学堂,教化乡民。几年下来,当地百姓的生活逐渐改善,人人称颂这位年轻官员。
多年以后,已成为朝中重臣的承安回到故乡,站在祖宅的大门前,他感慨万千。昔日的“膏粱文绣”固然美好,但他明白,只有用自己的能力去造福苍生,才能真正赋予生命以意义。于是,他挥毫写下一句话挂在书房中,以激励后人:“膏粱文绣不足贵,济世安民始为贤。”
膏
粱
文
绣
「膏粱文绣」出处
语本《孟子 ·告子上》《诗》云‘既醉以酒,既饱以德。’言饱乎仁义也,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;令闻广誉施于身,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。”岐注膏粱,细粱如膏者也;文绣,绣衣服也。
「膏粱文绣」解释
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。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。
「膏粱文绣」示句
在小侄年幼,虽不知文章为何物,然将读过的细味起来,那~比着令闻广誉,真是不啻百倍的了。★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