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梁子弟
在一座繁华的古城中,生活着一群被称为“膏梁子弟”的富家少年。他们从小锦衣玉食,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,却也因此养成了骄奢淫逸、不思进取的性格。其中有个名叫子安的年轻人,是当地最有名的大户之子。他每日只知饮酒作乐,对学业和家族生意毫无兴趣,这让他的父亲忧心忡忡。
一天,子安的父亲终于忍无可忍,决定给儿子一个教训。他假装生意失败,家道中落,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变卖一空,然后带着全家搬到了乡下的一间破旧茅屋居住。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子安措手不及,他从未想过自己会从天堂跌入人间。面对简陋的生活条件,他不得不亲自下田劳作,与农民一起挥汗如雨。
起初,子安怨天尤人,认为这一切都是命运的捉弄。然而随着时间推移,他渐渐发现,劳动虽然辛苦,却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。当他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收获粮食时,那种成就感让他热泪盈眶。与此同时,他也开始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,并意识到过去自己是多么浅薄无知。
几年后,子安已经完全适应了乡村生活,还主动帮助邻里解决困难,赢得了大家的尊敬。这时,他的父亲才告诉他真相,并表示愿意恢复从前的富裕生活。但子安却摇了摇头,说道:“富贵并非坏事,但如果不能珍惜它,反而会被其所累。我更喜欢现在这样脚踏实地的日子。”
从此以后,子安成为了一个勤劳而谦逊的人,再也不是那个只懂享乐的膏梁子弟。而他的故事也在古城流传开来,提醒着世人:无论身处何境,都应保持初心,莫让安逸消磨了志气。
膏
梁
子
弟
「膏梁子弟」出处
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杂文》盖七窍所发,发乎嗜欲,始邪末正,所以戒膏梁之子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齐纪·明帝建武三年》未审上古以来,张官列位,为膏梁子弟乎?为致治乎?”
「膏梁子弟」解释
膏肥肉;梁细粮;膏梁泛指美味的饭菜。旧时指官僚、地主、有钱人家的子弟。
「膏梁子弟」示句
夏侯楙乃~,懦弱无谋。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二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