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唇拭舌
在一座繁华的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李言的年轻书生。他才华横溢,却因性格直率常常得罪人。一天,镇上的富商张老爷举办了一场诗词雅集,邀请了许多文人墨客。李言也被邀参加,但他对此并不热衷,只觉得这不过是攀附权贵的场合。
雅集当天,众人齐聚一堂,争相展示自己的才学。轮到李言时,他即兴作了一首讽刺虚伪风气的诗,引得全场哗然。一些人拍手叫好,但更多的人面露不悦,尤其是张老爷,脸色阴沉得可怕。宴会结束后,有人悄悄提醒李言:“你今日可真是‘膏唇拭舌’,把那些势利小人都给惹恼了!”
果然,没过几天,流言四起。有人说李言目中无人,也有人说他的诗粗俗不堪。原本与他交好的朋友也开始疏远他,甚至街坊邻居都对他指指点点。李言感到无比困惑和痛苦,他不明白为何自己真诚表达的想法竟会招来如此多的非议。
某天傍晚,李言独自来到河边散心,遇到了一位正在垂钓的老者。老者见他愁眉苦脸,便问其缘由。听罢李言的讲述,老者微微一笑,说道:“膏唇拭舌虽能逞一时口快,却未必能让世人接受你的真心。若想改变他人,先要学会用他们的语言去沟通,而不是硬碰硬。”
李言恍然大悟,从此收敛锋芒,尝试以更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。渐渐地,人们重新接纳了他,而他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之道。从那以后,“膏唇拭舌”成了他时时警醒自己的箴言——既不可失了本心,也要懂得如何与世界相处。
膏
唇
拭
舌
「膏唇拭舌」出处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宦者吕强传》群邪项领,膏唇试舌,竞欲咀嚼,造作飞条。”
「膏唇拭舌」解释
膏用油脂涂抹;拭擦去。用膏涂嘴唇,用布巾揩舌头。形容用尽语言之所能以打动人心。
「膏唇拭舌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