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火自煎
在一座偏远的山村里,有一位名叫阿明的年轻人。他天资聪颖,勤奋好学,但家境贫寒,只能靠砍柴卖钱维持生计。尽管如此,阿明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。每天清晨,他都会背着一捆柴火去集市换取微薄的收入,然后用这些钱买来蜡烛和书籍,在夜晚苦读。
村里的老人们常说:“膏火自煎,太过执着只会让自己疲惫不堪。”他们劝阿明不要过于拼命,毕竟生活本就艰难,何必再为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折磨自己。然而,阿明却总是笑着回答:“如果连追求梦想的勇气都没有,那人生岂不是更加无趣?”
一天晚上,阿明正在昏暗的烛光下研读一本破旧的医书。突然,一阵风吹灭了蜡烛,屋内顿时陷入黑暗。他叹了口气,摸黑点燃了最后一根蜡烛。此时,他心中升起了一个念头:如果一直依赖这种微弱的光源,自己的学习进度将永远受限。于是,他决定走出山村,到城里寻找更多的机会。
临行前,母亲含泪叮嘱他要注意身体,不要太辛苦。阿明点点头,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旅程。到了城里,他发现这里的世界远比想象中复杂。为了生存,他白天做工,晚上继续挑灯夜读。虽然日子依旧清苦,但他逐渐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知识,并最终通过努力成为了一名受人尊敬的医生。
多年后,当阿明回到故乡时,村民们惊讶地发现,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少年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济世救人的名医。有人问他是否后悔当初的选择,阿明微微一笑,说道:“膏火虽自煎,但若没有燃烧的过程,又怎能照亮前行的路呢?”
膏
火
自
煎
「膏火自煎」出处
《庄子·人间世》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煎也。”
「膏火自煎」解释
比喻有才学的人的人因才得祸。
「膏火自煎」示句
~熬,多财为患害。★晋·阮籍《咏怀诗·八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