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阳酒徒

在古代高阳城,有一位名叫李淳的年轻人。他自幼酷爱饮酒,常常流连于酒肆之间,被人称为“高阳酒徒”。然而,李淳并非普通的酒鬼,他虽嗜酒如命,却博学多才,精通诗书,尤其擅长谋略。可惜,他生性洒脱,不愿拘泥于世俗礼法,因此一直未被朝廷重用。

一天,一位外地来的商人因生意纠纷被困在高阳城,无法脱身。这位商人听闻李淳的名声,便带着一坛上等美酒登门拜访。他恳求李淳帮忙解决这场麻烦,并将美酒作为谢礼。李淳闻到酒香,顿时来了兴致,于是答应出手相助。

李淳仔细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,发现这是一场因契约模糊引发的争执。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对律法的理解,巧妙地调解了双方矛盾,使问题迎刃而解。商人感激涕零,连连称赞李淳才华横溢,是真正的栋梁之材。

此事很快传到了当地县令耳中。县令素知李淳的才名,决定亲自试探一番。他设宴邀请李淳赴席,席间故意提出几个复杂难解的问题。李淳一边畅饮,一边从容作答,言辞犀利且条理清晰,令县令大为折服。

宴会结束后,县令诚恳地对李淳说道:“先生如此才华,若只沉迷于酒盏之中,岂不可惜?何不入仕为官,造福百姓?”李淳沉思片刻,笑道:“酒能助兴,亦可明志。我虽爱酒,但从未忘却天下苍生。”最终,他接受了县令的推荐,步入仕途。

从此,“高阳酒徒”不再只是一个醉心杯中物的代名词,更成为了一段传奇佳话。李淳用自己的行动证明,纵然身处酒肆,也能胸怀天下。

gāo
yáng
jiǔ

「高阳酒徒」出处

《史记·郦生陆贾列传》走!复入言沛公,吾高阳酒徒也,非儒人也。”

「高阳酒徒」解释

高阳古乡名,在今河南杞县西南。秦末郦其食即此乡人,对刘邦自称高阳酒徒”。用以指嗜酒而放荡不羁的人。

「高阳酒徒」示句

上一篇:高瞻远瞩
下一篇:高掌远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