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卧东山
东晋时期,有一位名叫谢安的名士,他才华横溢却淡泊名利。年轻时,他曾担任过一些小官职,但因不愿卷入朝廷的政治纷争,便辞官归隐,回到了会稽郡的东山。这座山风景秀丽,是谢安心中的世外桃源。他在那里过着悠闲的生活,每日读书、弹琴、与友人饮酒作乐,似乎完全忘记了天下的纷扰。
有一天,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友前来拜访谢安。老友见到谢安后感慨万分,说道:“如今天下动荡,北方战乱频仍,百姓流离失所,你如此才华横溢,怎能安心在此高卧东山?难道你就真的甘愿做一个闲云野鹤之人吗?”谢安听罢微微一笑,并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带着老友登上山顶,俯瞰远方连绵起伏的群山和广袤无垠的大地。
他缓缓说道: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我并非不知民间疾苦,也非对国家命运漠不关心。然而,若我现在贸然出山,只会陷入权谋斗争之中,未必能真正有所作为。与其如此,不如等待时机,待天下需要我的时候再挺身而出。”老友听后,虽仍有疑虑,但也被谢安的深思熟虑所折服。
几年后,东晋面临前秦苻坚的大军压境,朝中无人可用,皇帝亲自派人请谢安出山主持大局。这一次,谢安没有推辞,他毅然离开东山,投身到保卫国家的事业中。最终,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指挥了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,以少胜多击退强敌,为东晋赢得了宝贵的和平。
从此,“高卧东山”成为一种隐居避世、蓄势待发的象征,而谢安的故事也被传颂千古,激励着无数人在逆境中保持初心,在机遇来临时勇敢担当。
高
卧
东
山
「高卧东山」出处
《晋书·谢安传》卿累违朝旨,高卧东山。”
「高卧东山」解释
比喻隐居不仕,生活安闲。
「高卧东山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