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情远意
在一座云雾缭绕的山间小镇上,住着一位名叫林清的年轻人。他自幼酷爱诗词书画,尤其钟情于自然之美。他的朋友们常笑他“高情远意”,因为他总喜欢独自一人登山观景,或坐在溪边凝望流水,似乎与世俗格格不入。
一天清晨,林清带着笔墨纸砚来到山顶,准备描绘日出的壮丽景象。就在他专注作画时,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微弱的呜咽声。回头一看,原来是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倒在地上,脸色苍白,显然身体虚弱。林清立刻放下手中的画具,将老者扶起,并从随身携带的包裹中拿出干粮和水喂给他。
老者恢复了些力气后,感激地对林清说道:“年轻人,你有如此善心,实在难得。我本是外地来的旅人,因迷路而饥寒交迫,若非遇见你,恐怕已命丧此处。”林清微微一笑,说:“举手之劳,不足挂齿。您既然身体尚未完全恢复,不如先到我的茅屋暂住几日,待康复后再行打算。”
老者欣然应允,跟随林清回到山脚下的简陋居所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林清悉心照料老者,还经常陪他谈天论地。老者发现,这个年轻人不仅才华横溢,更有一颗高尚纯粹的心灵。某天傍晚,老者突然对林清说道:“其实,我是一名隐居多年的画师,年轻时也曾追逐名利,但如今才明白,真正的艺术源于内心的‘高情远意’。你的品德让我深感敬佩,愿将毕生所学传授于你。”
从此以后,林清跟随老者学习绘画技艺,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师。然而,他始终没有忘记初心,依旧保持那份超然物外的情怀。人们常说,林清的作品之所以动人,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一种超越世俗的高洁意境,而这正是他“高情远意”的真实写照。
高
情
远
意
「高情远意」出处
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西昆体》义山诗世人但称颂其巧丽,至与温庭筠齐名。盖俗学只见其皮肤,其高情远意,皆不识也。”
「高情远意」解释
高尚的品格或情趣。同高情远致”。
「高情远意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