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爵重禄

在古代一个繁华的王朝里,有一位名叫李承的年轻人。他出身寒门,却胸怀大志,自幼饱读诗书,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。然而,现实总是残酷的,由于家境贫寒,他几次赴京赶考都因盘缠不足而半途而废。尽管如此,他并未放弃,依旧每日挑灯夜读,坚信总有一天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机会。

一次偶然的机会,李承结识了一位退隐的老官员。这位老者曾官居高位,享受过“高爵重禄”的荣耀,但也目睹了朝廷内部的尔虞我诈和权力争斗。他对李承的勤奋与才华颇为欣赏,决定资助他完成学业,并教导他为人处世的道理。“年轻人,”老者语重心长地说道,“高爵重禄固然诱人,但若无德行支撑,终将招致祸患。”

在老者的帮助下,李承终于顺利参加科举,并一举高中状元。皇帝对他的才智赞赏有加,当即赐予他显赫的官职和丰厚的俸禄。一时间,李承从默默无闻的穷书生变成了众人瞩目的朝廷重臣。面对突如其来的荣华富贵,他始终铭记老者的教诲,不敢有一丝懈怠。

任职期间,李承清廉公正,为民请命,拒绝同流合污。他深知“高爵重禄”不仅是荣耀,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在他的努力下,地方百姓安居乐业,国家政局也逐渐稳定下来。然而,朝中一些心怀嫉妒的小人却视他为眼中钉,不断散布谣言诋毁他的名声。

最终,皇帝听信谗言,将李承贬谪到偏远之地。虽然失去了高爵重禄,但李承毫无怨言。他依然坚持初心,在边疆继续造福百姓。多年后,当新帝登基,重新启用了李承。这一次,他不仅恢复了昔日的地位,还被赋予更大的权力。而他依旧如初,以德服人,以行动践行着老者当年的叮嘱。

故事传开后,人们常常用“高爵重禄”来形容那些身居高位、待遇优厚的人,同时也感叹:真正的成功,不在于地位多高、财富多厚,而在于是否能守住内心的良知。

gāo
jué
zhòng

「高爵重禄」出处

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一回看官们,你道征伐是一刀一枪事业,胜负未分,晋王乃隋亲王,高爵重禄,有甚不安逸,却要做此事?”

「高爵重禄」解释

爵爵位,官爵;禄俸禄。泛指爵位高,俸禄厚。

「高爵重禄」示句

上一篇:高朋满座
下一篇:高睨大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