缸载笔
在一座宁静的江南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阿舟的年轻人。他自幼酷爱书法,却因家境贫寒,买不起纸墨。尽管如此,他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。每天清晨,他都会到村口的大水缸旁,用一根破旧的毛笔蘸着清水,在缸壁上练习写字。
时间久了,村里的人发现那口大水缸竟变得与众不同。原本粗糙的陶土表面被阿舟的笔触磨得光滑如镜,而那些字迹虽转瞬即逝,却仿佛刻进了人们的记忆中。有人说:“这哪里是一口水缸,分明是承载了无数故事的‘缸载笔’!”从此,这个成语便流传开来,用来形容勤学苦练、以简朴方式创造奇迹的人。
有一天,一位游历四方的书法家路过此地,听闻了关于“缸载笔”的传说。他好奇地来到水缸边,正好看到阿舟正在专注地书写。那行云流水般的字体,令书法家惊叹不已。他问阿舟:“为何不用真正的纸墨?你的才华值得更好的展现。”阿舟微微一笑,答道:“我虽无钱购置纸墨,但有心便可成书。这水缸与清水,便是我的天地。”
书法家深受触动,决定资助阿舟,并带他走出小镇,见识更广阔的世界。后来,阿舟成为一代书法大师,但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个陪伴自己成长的水缸。他常说:“如果没有那口缸,没有无数次清水中挥毫的经历,就没有今天的我。”
多年后,当人们再次提起“缸载笔”时,不仅仅是在讲述一个成语,更是在传颂一种精神——即使身处困境,只要坚持初心,就能让平凡化作非凡。
缸
载
笔
「缸载笔」出处
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自志》集腋为裘,妄续幽冥之录;缸载笔,仅成孤愤之书。”
「缸载笔」解释
浮罚人饮酒;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;缸指喝酒和干杯;载笔拿着笔。一面喝酒,一面写作。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。
「缸载笔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