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极涕零
林然是个性格内向的年轻人,从小到大,他习惯了默默无闻地生活。父母早逝,他和妹妹相依为命,靠着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。尽管日子艰难,但他始终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,对每一个帮助过他的人都铭记于心。
有一天,林然所在的公司组织了一次公益活动,号召员工捐款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。这本是一件普通的事情,但当林然看到那些孩子的照片时,却忍不住心头一震——其中有一个小女孩,眼神清澈而坚定,像极了小时候的妹妹。那一瞬间,他仿佛回到了那个困苦的童年,想起了曾经有人伸出援手拉了他们一把的日子。
林然决定参与这次活动,并主动申请成为志愿者,亲自将筹集到的物资送到山区学校去。一路上,山路崎岖难行,但他毫无怨言。当他终于站在那所简陋的学校门口时,迎接他的是一群衣衫褴褛却笑容灿烂的孩子。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唱起了歌谣,表达对外界援助的感谢。
在分发学习用品的时候,一个小女孩突然跑过来,拉着林然的手说:“叔叔,谢谢你!以后我一定会努力学习,将来也像你一样帮助别人。”这一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击中了林然的内心。他想起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,也想起了所有支持过他的人。此刻,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泪水夺眶而出,感极涕零。
回到城市后,林然开始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种公益活动。他不仅捐钱捐物,还利用业余时间去做义工,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温暖与希望。他明白,正是那些曾经的帮助点燃了他的生命之光,而他现在要做的,就是把这份爱延续下去。
多年后,当林然再次来到那所山区学校时,发现它已经焕然一新,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。校长告诉他,当年的小女孩如今考上了师范大学,立志要回来教书育人。听到这里,林然的眼眶又一次湿润了。他知道,善意的种子已经在这些孩子心中生根发芽,而这个世界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。
感
极
涕
零
「感极涕零」出处
宋·黄庭坚《谢黔州安置表》罪深责薄,感极涕零。”
「感极涕零」解释
感激之极而流下眼泪。形容极为感激。
「感极涕零」示句
你如有议论,敢乞源源寄来,不胜荣幸~之至。★鲁迅《两地书·致许广平十九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