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恩图报
在一座宁静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个名叫阿诚的年轻人。他家境贫寒,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。尽管生活艰难,但母亲总是用乐观的态度教导他:“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。”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阿诚的心中。
一天,阿诚上山砍柴时不小心滑倒,摔伤了腿。一位路过的老中医发现了他,不仅将他背回家,还免费为他治疗。经过几个月的悉心照料,阿诚终于恢复了健康。临别时,老中医对他说:“我不要你回报,只希望你能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。”阿诚郑重地点点头,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铭记这份恩情。
几年后,阿诚学得了一手精湛的木匠技艺,凭借勤劳与智慧逐渐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。然而,他始终没有忘记老中医的恩德。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社会。于是,他开始主动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修理房屋,为贫困家庭的孩子制作学习桌椅,并且常常去探望那位曾经救助过他的老中医,送去粮食和药材。
有一天,村里突发洪水,许多人家的房子被冲毁。阿诚第一时间组织村民搭建临时住所,并利用自己的手艺为大家重建家园。他还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购买建筑材料,分文不取。村民们感动不已,纷纷称赞他的善举。而阿诚却只是笑笑说:“这是我的一点心意,也是我对过去所受恩惠的一种报答。”
多年以后,阿诚的故事传遍了整个山村,甚至远近的人们都慕名而来向他学习木工技艺。他不仅教会他们如何做工,更告诉他们“感恩图报”的道理。从此,“感恩图报”成了这个小山村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,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。
感
恩
图
报
「感恩图报」出处
宋·曾巩《寄欧阳舍人书》其感与报,宜若何而图之。”
「感恩图报」解释
图设法。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。
「感恩图报」示句
如果能培植他出镇方面,则~,声气相应,岂不是平添了一条臂膀。★高阳《清宫外史》上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