敢不承命
在古老的江南小镇上,有一位年轻的书生名叫李修。他天资聪颖,却性格谦逊,从不与人争强好胜。尽管如此,镇上的人都知道他才华横溢,尤其擅长诗词歌赋。然而,李修并不喜欢炫耀自己的才能,总是默默无闻地过着平凡的生活。
一天,镇上来了一位声名显赫的文坛大家——沈先生。据说,他走遍天下,点评无数才子佳作,被他称赞的人往往一夜成名。消息传开后,镇上的年轻人都跃跃欲试,希望能得到沈先生的青睐。但当有人问到李修时,他只是淡淡一笑,说自己不过是粗通文墨,不敢妄自表现。
沈先生得知此事后,特意派人邀请李修参加一场诗会。面对这样的盛情,李修本想推辞,可来人却说:“这是沈先生亲口嘱托,您若拒绝,岂不是辜负了他的美意?”听到这句话,李修沉思片刻,郑重地说道:“既然是沈先生抬爱,我敢不承命。”
诗会当天,李修如期而至。席间,众人纷纷展示自己的才学,或慷慨激昂,或婉转动人,气氛热烈非凡。轮到李修时,他并未多言,只提笔写下了一首清新脱俗的小诗。诗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柔美景色,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。沈先生阅后拍案叫绝,连声赞叹:“真乃神来之笔!”
从此以后,李修的名字传遍四方,但他依旧保持着那份谦和低调。每当有人提及他的成就时,他总是微微一笑,说:“人生如逆水行舟,唯有‘敢不承命’的心态,方能坦然面对一切挑战。”
敢
不
承
命
「敢不承命」出处
《仪礼·士昏礼》吾君子顺先典,贶某重礼,某不敢辞,敢不承命。”
「敢不承命」解释
敢反语,怎敢”、不敢”之意;承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。
「敢不承命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