干城之将
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,有一个名为云州的小城。这里虽然地处偏僻,却因其地理位置险要,成为兵家必争之地。然而,多年来,云州一直饱受外敌侵扰,百姓苦不堪言。为了守护这座小城,朝廷派遣了一位将军前去驻守,他便是被誉为“干城之将”的李威。
李威初到云州时,发现这里的防御工事早已破败不堪,士兵士气低落,甚至连粮草储备也捉襟见肘。面对如此困境,他没有退缩,而是亲自带领士兵修筑城墙、训练军队。白天,他与士兵同吃同住;夜晚,他挑灯研究兵法,思考如何以少胜多。在他的努力下,原本涣散的军心逐渐凝聚起来,士兵们重新燃起了保家卫国的决心。
不久之后,敌军果然大举来犯。他们人数众多,装备精良,而云州城内的守军不过数千人。就在众人忐忑不安之际,李威挺身而出,鼓舞士气道:“我等身为军人,职责就是守护家园!今日纵使敌众我寡,也要让他们知道,云州不是可以轻易踏足的地方!”在他的激励下,全军上下齐心协力,誓死抗敌。
战斗打响后,李威巧用计谋,在城外设下埋伏,引诱敌军深入。当敌军进入包围圈时,他果断下令出击,一时间箭如雨下,火光冲天。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,敌军终于溃败而逃,云州得以保全。这场胜利不仅让李威声名远扬,更让“干城之将”这一称号深入人心。
战后,李威并未居功自傲,而是继续致力于改善云州百姓的生活。他开垦荒地,兴修水利,使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。从此,云州再无战乱之忧,百姓安居乐业,纷纷感念这位真正意义上的“干城之将”。
干
城
之
将
「干城之将」出处
《诗经·周南·兔羋》纠纠武夫,公侯干城。”《孔丛子·居卫》今君处战国之世,选爪牙之士,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,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。”
「干城之将」解释
干城盾牌和城墙,比喻捍卫者。指保卫国家的大将。
「干城之将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