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饱万言
在一座古老的小镇上,有一位名叫李文的书生。他自幼聪慧过人,博览群书,无论经史子集还是诗词歌赋,他都能倒背如流。镇上的人都称他为“腹饱万言”,意思是他的肚子里装满了无数的知识和智慧。
然而,尽管李文学识渊博,但他性格内向,不善与人交流。他总觉得自己只需埋头苦读,便能改变命运。一天,镇上来了一位游历四方的学者,这位学者以辩论闻名天下。听闻李文的大名后,学者特意前来拜访,并提出要与他进行一场公开辩论。消息传开,整个小镇都沸腾了,人们纷纷期待着这场智慧的较量。
辩论当天,广场上人山人海。李文虽然心中忐忑,但依旧信心满满地走上台去。双方开始交锋,学者引经据典、妙语连珠,而李文则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对答如流。一时间,台上唇枪舌剑,台下掌声雷动。然而,就在辩论进入白热化阶段时,学者突然抛出一个问题:“若学问无法用于实践,那它又有何意义?”
这个问题让李文愣住了。他意识到,自己多年来的学习更多是为了追求表面的荣耀,却从未真正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帮助他人。他低下头沉思片刻,然后坦然承认了自己的不足。此言一出,全场寂静无声,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。
从那以后,李文不再满足于做一个“腹饱万言”的书呆子,而是努力将知识转化为行动。他开设学堂,教孩子们读书识字;用医书中学到的药方为乡亲们治病;还利用地理知识改善了农田灌溉系统。渐渐地,人们发现,李文不仅满腹才华,更有一颗温暖的心。
最终,李文成为远近闻名的贤士,而那个曾经让他难堪的问题也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。他终于明白,“腹饱万言”固然重要,但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,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。
腹
饱
万
言
「腹饱万言」出处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苏小妹三难新郎》那秦观秀才字少游,他是扬州府高邮人,腹饱万言,眼空一世。”
「腹饱万言」解释
指学识渊博。
「腹饱万言」示句
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