覆车之轨

在一座宁静的山村里,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,通往山外的世界。这条路风景优美,但有一个陡峭的弯道,因其险峻而闻名。据说,这里曾经发生过多次马车翻覆的事故,因此人们称它为“覆车之轨”。尽管如此,仍有许多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冒险穿越这条小路。

村里的年轻人阿诚是一名勤劳的樵夫,他每天都会挑着柴火沿着这条路去集市售卖。然而,他对那个危险的弯道始终心存敬畏。每次经过时,他都会放慢脚步,仔细观察路况,确保安全通过。有一次,一个外地商人驾着满载货物的马车从山外赶来,看到阿诚站在路边休息,便骄傲地夸耀自己的驾车技术:“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,什么路没走过?这点小弯道算得了什么!”

阿诚听后连忙劝阻:“这位大哥,这条路看似普通,但那个弯道特别危险,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啊!还请您小心为妙。”可那商人却不以为然,挥鞭催马继续前行,嘴里还嘟囔着:“胆小鬼,不过是夸大其词罢了。”结果,在经过那个陡峭的弯道时,由于速度太快,马车失控侧翻,商人的货物散落一地,他自己也受了重伤。

几天后,当阿诚再次路过那个弯道时,发现商人正坐在路边包扎伤口。他苦笑着对阿诚说:“你说得对,这‘覆车之轨’果然名不虚传。若不是你的提醒,我可能连命都丢了。以后我再也不敢轻视任何警告了。”阿诚点点头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前人的教训就是我们的镜子。只有懂得吸取经验,才能避免重蹈覆辙。”

从那以后,这位商人成了山村的常客,每次经过弯道时都会格外谨慎。而阿诚的故事也在村民间流传开来,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。“覆车之轨”不仅是一段危险的道路,更是一种警示:面对未知与风险,谦逊和谨慎才是最好的护身符。

chē
zhī
guǐ

「覆车之轨」出处

汉·陈忠《清盗源疏》今公克平祸乱,安国定家,故复因前倾败之法,寻中间覆车之轨,却冀长存,非所敢闻。”

「覆车之轨」解释

轨车辙。翻车的辙迹。比喻失败的教训。

「覆车之轨」示句

上一篇:腹心之患
下一篇:覆地翻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