覆巢无完卵
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诸侯割据,战火纷飞。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,有一个小村庄坐落在群山之间,村民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。然而,这片宁静的土地也未能逃脱战乱的波及。

一天,村里的长老收到了消息:一支军队正朝这里进发,可能要征用粮食和壮丁。村民们陷入了恐慌,有人提议逃跑,有人则认为应该留下来保护家园。年轻的阿霖站了出来,他对大家说:“覆巢无完卵!如果我们四散逃离,不仅无法保全自己,还会让敌人更容易摧毁我们的家园。只有团结一致,才能找到生存的机会。”

经过激烈的讨论,村民们最终决定听从阿霖的建议。他们开始加固围墙、储备水源,并派人去邻近的城镇请求支援。与此同时,阿霖带领一些胆大的青年埋伏在山路两旁,准备利用地形优势阻止敌军深入村庄。

几天后,那支军队果然出现了。但他们并没有预料到这个偏僻的小村庄会有如此严密的防御。当先头部队进入埋伏圈时,阿霖一声令下,石块与箭矢如雨点般落下,打得敌人措手不及。混乱中,后续部队因担心中计而不敢贸然前进,只能暂时撤退。

这场胜利虽然短暂,却为村庄争取了宝贵的时间。不久后,邻近城镇派来的援军赶到,与村民们一起击退了再次来袭的敌军。战争结束后,村庄得以幸存下来,而“覆巢无完卵”的道理也深深印刻在每个村民的心中——面对危机,唯有团结才能守护共同的家园。

cháo
wán
luǎn

「覆巢无完卵」出处

《战国策·赵策四》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,刳胎焚夭磒骐驎不至。”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大人,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?”

「覆巢无完卵」解释

覆翻倒。翻倒的鸟窝里不会有完好的卵。比喻灭门大祸,无一幸免。又比喻整体毁灭,个体也不能幸存。

「覆巢无完卵」示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