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中兵甲

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,有一个名叫李远的青年。他虽然出身贫寒,却自幼聪慧过人,尤其喜欢研读兵法典籍。尽管家境清贫,他仍每日坚持到村中的私塾借阅古书,将《孙子兵法》《吴子》等经典熟记于心。乡亲们常笑他:“一个农夫的儿子,学这些有什么用?”但李远总是淡然一笑,心中暗自发誓:总有一天,他会用自己的智慧改变命运。

几年后,战乱四起,敌国大军压境,朝廷紧急征召有才之士入伍。李远毅然投笔从戎,凭借对兵法的深刻理解,很快引起了主帅的注意。一次军事会议上,众将领为如何抵御敌军争论不休,而李远却一言不发。主帅见状,便点名让他发表意见。李远缓缓起身,从容说道:“敌军势大,硬拼必败。我们可利用地形设伏,并派遣小股部队佯攻,诱其深入险地,再以奇兵突袭其粮道,断其补给。”此计一出,满座皆惊,有人质疑:“你不过是个新兵,怎能提出如此大胆的策略?”李远微微一笑,答道:“腹中兵甲,不在刀枪,而在谋略。”

最终,主帅采纳了他的建议。战斗打响后,敌军果然中计,被引入埋伏圈,陷入困境。随后,李远指挥的小队成功烧毁敌军粮草,使得对方士气崩溃,最终大获全胜。这一役让李远声名鹊起,连皇帝都亲自召见,称赞他“胸藏十万甲兵”。从此,李远成为朝中重要谋臣,屡次制定良策,助国家转危为安。

多年以后,当李远告老还乡时,他依然保持着读书的习惯。面对村民的敬佩,他只是谦逊地说:“所谓‘腹中兵甲’,不过是多读几本书罢了。真正的力量,从来都在人心与智慧之中。”

zhōng
bīng
jiǎ

「腹中兵甲」出处

《五朝名臣言行录·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》引《名臣传》……,夏人闻之,相戒曰‘无以延州为意,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,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。”

「腹中兵甲」解释

兵甲即甲兵,穿着盔甲的士兵。腹中装有士兵。比喻人有雄才谋略。

「腹中兵甲」示句

上一篇:富国裕民
下一篇:覆车之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