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赘县疣

在一座偏远的小山村里,住着一个名叫阿福的年轻人。他虽然生性善良,但性格中却有一个明显的缺点——总是喜欢附和别人的意见,不管对错,只要能融入群体,他就愿意放弃自己的主见。村里的老人常说他像“附赘县疣”,看似无害,却让人感到多余又累赘。

有一天,村里传来消息,说附近的山林里出现了一只凶猛的野兽,已经伤了好几个人。村民们决定组织一支队伍去猎杀这只野兽。然而,当大家讨论如何行动时,意见却产生了分歧。有人主张用陷阱捕捉,有人建议直接围攻,还有人提出请邻村的猎人帮忙。而阿福呢?他一会儿附和这个方案,一会儿又点头支持那个主意,完全没有自己的立场。

最终,因为争论太久,天色渐晚,大家决定先各自回家休息,第二天再继续商议。然而,当晚野兽突然闯入了村子,吓得鸡飞狗跳。幸运的是,它并未伤害任何人,只是破坏了一些庄稼便离开了。这件事让村民们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,不能再拖延下去了。

第二天,大家再次聚集起来,准备采取行动。这一次,一位年长的智者站了出来,说道:“我们之前浪费太多时间争论,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统一的指挥。如果每个人都像‘附赘县疣’一样,既不贡献力量,也不承担责任,那我们永远无法解决问题。”听到这句话,阿福低下了头,满脸通红。

经过反思,阿福终于鼓起勇气,主动承担起协助布置陷阱的任务,并提出了几个实用的建议。在他的努力下,村民们齐心协力设下了巧妙的陷阱。几天后,那只野兽果然被成功捕获,村子恢复了平静。

从那以后,阿福彻底改变了自己。他明白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,不应成为可有可无的“附庸”。只有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,才能真正为集体贡献力量。

zhuì
xiàn
yóu

「附赘县疣」出处

《庄子·骈拇》附赘县疣,出乎形哉!而侈于性。”成玄英疏附生之赘肉,悬系之小疣。”

「附赘县疣」解释

附生在皮肤上的小瘤。比喻多馀无用之物。

「附赘县疣」示句

骈拇枝指,由侈于性;~,实侈于形。★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熔裁》
上一篇:复旧如初
下一篇:附翼攀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