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骥尾

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,住着一位名叫李诚的年轻人。他自幼家境贫寒,但天资聪颖,勤奋好学,尤其擅长书法和诗词创作。然而,尽管才华横溢,李诚却因出身低微而屡屡碰壁,无人赏识他的才能。他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,常常独自叹息:“若无贵人相助,我这一生恐怕只能埋没于乡野之间了。”

一天,村里传来消息,说当朝大儒张大人要途经此地,并在附近的驿站歇脚。这可是难得的机会!李诚决定抓住这个机遇。他精心准备了一幅自己最满意的书法作品,又写了一首赞美时代与贤士的诗,希望借此打动张大人。然而,他也深知,像张大人这样的显赫人物,未必会注意到一个无名小卒。于是,他想到了“附骥尾”的道理——借助别人的声望来提升自己。

第二天清晨,李诚早早来到驿站等候。不久后,张大人的车队缓缓驶入驿站。趁着众人忙碌之际,李诚鼓起勇气上前,将作品恭敬地呈递给张大人的一名随从,请他转交给主人过目。果然,张大人见到那幅书法作品时颇为惊讶,不仅字体俊逸飘洒,诗句也颇具深意。他询问是谁所作,得知是当地一名青年后,便召见了李诚。

面对张大人,李诚谦逊有礼,既表达了自己的志向,又坦言自己的困境。张大人听罢,微微一笑,说道:“你有如此才情,却甘居陋室,实为可惜。既然你愿意追随贤者脚步,那便跟随我回京吧!”从此,李诚得以进入京城,在张大人的提携下逐渐崭露头角,最终成为一代文豪。

多年以后,李诚回忆起这段经历,感慨万分。他明白,“附骥尾”并非卑躬屈膝,而是以智慧找到通往成功的桥梁。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,再加上适时的助力,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飞跃。

wěi

「附骥尾」出处

汉·王褒《四子讲德论》附骥尾则涉千里,攀鸿翮则翔四海。”

「附骥尾」解释

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。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。常作谦词。

「附骥尾」示句

俟破贼立功,庶可~以成名耳。★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八卷
上一篇:附赘悬疣
下一篇:复蹈前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