负才任气
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,有一位年轻的书生名叫林逸。他自幼聪慧过人,博览群书,诗词歌赋样样精通。然而,林逸性格孤傲,常常因自负才华而与人争执,甚至不惜得罪权贵。镇上的人都知道他“负才任气”,虽佩服他的才学,却也对他敬而远之。
一天,县令举办了一场文会,邀请四方才子齐聚一堂,比试诗文。林逸听闻后,满怀信心地前往参加。他心想:“这等小地方,能有谁与我匹敌?”到了现场,果然无人敢轻易挑战,直到一位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。此人自称是游历至此的教书先生,并提出要以“秋水共长天一色”为题作诗。
林逸冷笑一声,挥笔立就,写下一首意境深远的七言律诗,赢得满堂喝彩。然而,那教书先生却不慌不忙,缓缓吟出一首更为精妙的作品,不仅对仗工整,还融入了哲理,让人拍案叫绝。众人纷纷赞叹,林逸的脸色却变得铁青。他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竟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外乡人击败。
散场后,林逸找到教书先生质问:“你为何如此羞辱于我?”教书先生微微一笑,说道:“年轻人,你的才情确实出众,但若总是恃才傲物,不肯虚心求教,终究难成大器。”林逸愣住了,这些话如同当头棒喝,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。
从那以后,林逸收敛了锋芒,不再咄咄逼人,而是潜心学习,广交良师益友。多年后,他终于成为一代大家,其作品流传千古。每当提起当年那场文会,他都会感慨万千:“若非那次失败,我或许永远无法明白,真正的才华,不仅在于文字,更在于胸怀。”
负
才
任
气
「负才任气」出处
南朝·梁·元帝《与张缵诗序》简宪之为人也,不事王侯,负才任气。”
「负才任气」解释
指依恃才学,任性使气。
「负才任气」示句
无